11/26/2011
電影底片掰掰? Red Ted Schilowitz 訪談(中文字幕)
Red 一直是影視業界的話題,主要人物之一 Ted Schilowitz,由於能言善道,唱作俱佳,也常是媒體注目的焦點!DV-Asia 在日本訪問 Ted Schilowitz,他一本以往的自信,讓我們再次看到 Red 的野心和驚人的爆發力。Red 現在以 Digital Cinema 的領導者自居,雖然強調底片對電影歷史的重要,但他認為業界不會再使用底片拍攝了。眼看目前許多「跟進」的競爭對手,透過這個簡短的訪談,可以讓我們看看 Red 對這些對手進入戰場的看法以及 Red 目前的產品和未來的計劃。
11/25/2011
非線性剪接龍頭換人做?
最近業界似乎有些細微的變化在發生,以往相對封閉的 Avid,最近突然大門敞開,眾多硬體廠商如 AJA, BMD, Motu, Matrox 等,皆在近期宣佈與Avid Media Composer 相容,ARRI Alexa 也宣佈將可錄製 DNxHD,這些消息讓人十分吃驚,畢竟這是以前的 Avid 絕不會發生的狀況。
但究竟為什麼 Avid 突然接受這些I/O設備廠商和攝影機廠商呢?話說在非線性剪輯界已有超過 20 年歷史的 Avid,自從 1999年 Apple Final Cut Pro 進入市場以來,眼看著 FCP 市佔率節節升高,Avid 的佔有率卻是逐年下降,這兩年,有人甚至估計FCP的佔有率已達65%。Avid 雖然在高階或好萊塢電影剪接仍保有相對地位,但在低階到中階市場則好似被 FCP 整塊挖走一樣,市場上逐漸被強勢且善包裝的 FCP 把 Avid 打得鼻青眼腫!但是這ㄧ、兩年,首先是 Apple 決定退出具影視業界指標意義的器材展 NAB,再加上 FCP 更新頻率變少,Apple 整個企業的的研發重心似乎也慢慢轉至iPhone和iPad 上。讓人盼了很久的 Final Cut 更新,今年四月 Apple 終於昭告天下,表示將發佈最新版本,六月也如期上市!可是新的 FCP X 不但沒有讓 FCP 用戶眼睛為之一亮,反而讓許多人氣急敗壞,在網路上掀起ㄧ連串不滿的聲音,有人怒稱新的軟體更本是 iMovie Pro,專業功能所剩無幾,也有人說 FCP X 並不如表面上看起來ㄧ般低階,只是思考邏輯不同,需要換個角度重新熟悉即可!平心而論,一個軟體的進版,可以大幅度地做變更,但是實在不該讓舊有客戶重頭學起!畢竟專業用戶並沒有太多時間重頭認識一個新的軟體,這種背叛式的一夜翻盤更新,讓死忠的使用這情何以堪!
也就是在這個時間點, Avid 似乎抓到了好機會!不但產品繼續更新,也推出針對 FCP用戶的降價方案,降幅高達6折!競爭之下,受惠的常常是消費者。我已經很久沒有碰 Avid,但是最近看到 Media Composer 5和6的更新,讓人眼睛為之一亮!感覺得到 Avid 的用心,也讓人覺得 Avid 是一個專業負責、可信任的老牌子!有人問我現在是不是該換到(回)Avid 的好時機?我認為對一樣工具(軟體)忠誠是沒有意義的!懂得善用工具,讓你的工作更有效率,遠比為了畏懼學習新的工具,而裹足不前聰明許多。
11/07/2011
硬碟大缺貨的省思
泰國發生五十年以來最嚴重的水災,剛好也是全球第二大硬碟零件生產國(中國第一大)的泰國,Western Digital、Seagate、Hitachi 、Toshiba、 Samsung 等硬碟廠登受到空前的危機。這次硬碟斷貨,連帶影響的產品生產很廣,舉凡PC、Notebook、伺服器、陣列等,皆受到很大的影響。光華商場甚至出現買主機才可買裸碟的店家。但是危機常常能帶來轉機,一直無法取代傳統磁性硬碟的SSD,可能可以因此在研發、生產和普及上找到一個機會!SSD 發展已一段時日,但是礙於價格仍高,且資料修復不易,一直無法真正取代硬碟,但是經過這次的危機,市場上漸漸開始再次浮出對 SSD 的需求,也讓很多人重新思考傳統硬碟的可靠性和取代性。再往後想一步,其實不止 SSD,雲端儲存的商機也是有的,一般用戶似乎越來越可以接受檔案不儲存在本地端的概念,Youyube、Gmail、PPS 甚至是 Facebook 都是雲端的主營應用,但是幾個比較有實力的廠商如 Apple, Amzoan 和 Google 的服務似乎各有盤算。Apple 的 iCloud 和 Amazon 的 cloud drive 都是衝著媒體來的,Google 的 Chrome OS 是個很棒的概念,但是也不是個擁有取代現有電腦平台野心的計劃。頻寬可能是雲端目前的障礙,但是在大家登上雲端之前,SSD 能不能當我們的墊腳石,這點仍有待觀察!
10/06/2011
10/05/2011
DV Asia 正式上線!
好久沒有新文章了!DV Asia 是我的新計畫,也是最近一直在忙的計劃!它是一個全新的視訊網站,裡面全是中文內容的影視科技新知,期望提供中文使用者第一手的產業訊息,我們堅持所有資訊及訪問內容皆來自原廠,原汁原味,非來自經銷商或使用者,讓網友得到最正確、最快速的第一手資訊。有空也請您至 Facebook 幫我們點個贊喔!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dvasiavideo
9/12/2011
9/03/2011
8/22/2011
8/13/2011
Avid Media Composer 快速導覽 PART III
Walter Tan 介紹 Avid Media Composer paint effect, tracking 和 chroma key 等功能
8/07/2011
DaVinci Resolve Lite Mac 開放免費下載
這是BMD 的 Eddie Wee 介紹剛推出的免費調色軟體 DaVinci Resolve Lite 的影片!曾幾何時,這個百萬等級的調色軟體,自從去年Blackmagic Design 接收經營,一路從高不可攀的價位,瞬間變成$995,現在又推出免費版 (Davinci Resolve Lite),當然功能各有不同,但是FREE版可支援HD以及大部分功能皆具備,看來專業和業餘的門檻,預算這個元素可以漸漸移除了!
8/04/2011
8/01/2011
7/29/2011
7/28/2011
Avid vs. FCP

Avid,這個非線性剪接系統的先驅者,在經過全盛時期的1990年代,卻在2000年後被低價的 FCP 打得落花流水,有人說 Avid 之所以節節敗退,是因為2000年時放棄 Mac 平台,轉往 PC,導致大量流失 Mac 使用者。也有人說是 Avid 獨特的封閉策略,沒有和潮流接軌,高不可攀的價格,更讓許多人怯步。雖然在美國好萊塢和廣播級電視主流剪接師的眼裡,Avid 仍是唯一選擇,但是金字塔最多人聚集的中下層,已在這時紛紛遠離 Avid,投向 FCP 的懷抱。有個非官方的數據指出,FCP 再全球的普及率(非線性剪接系統)在2010時,以高達 65%,這個極高的使用率卻在這兩年開始慢慢改變。由於 Apple 太久沒有更新 FCP,許多傳言也紛紛指向 Apple 似乎不再將 pro video 視為重點發展的策略之一,加上 iPhone/iPad 的成功,讓許多人重新評估是否仍繼續追隨 Apple。上個月甫上市的 FCP X,似乎又再一次的攪動了 FCP users 的情緒,有人覺得興奮,但是大多數使用者覺得憤怒與不解,他們質疑為什麼 Apple 可以一夕之間改變這個他們使用已久的軟體,為什麼拿掉許多他們常用的功能,甚至不允許他們共用舊版的剪接專案,還有人戲稱 FCP X 應改為 iMovie Pro (iMovie 是 Apple 隨機附贈的家用剪接軟體),當然也有人說這一切還太早,至少要下次FCP X 更新實在評斷才客觀。這時 Avid 的機會似乎來了!但一如往常 Avid 並沒有什麼大動作,只是延長了他們 NAB 前就開始的用 FCP 買 Media Composer 只需$995 (相當於打四折)的專案,且讓我們拭目以待這兩個非線性剪接巨人日後的發展,我只能說...對消費者(使用者)而言,這些改變應該都是好的!
7/21/2011
7/19/2011
我看壹網樂

從去年12月裝壹傳媒的網樂通機上盒後後,不知是我對3C產品的故障容忍率較高還是對全新的收視方式太興奮,目前為止,我對它的表現非常滿意。我承認它有很多方面仍有改進的空間 (開機等候時間慢、影片 lag、遙控器反應慢…等等),但是它不但能提供HD畫質 (頓時讓我們想起我們買的是16:9寬螢幕的LCD,也讓所有長期被我們壓扁、拉長的影星恢復他們身材真實的比例)、壹電視「相對」高品質的內容 (沒錯,相較於現有頻道的內容水準,壹電視的高出不少)、製作水準高 (美感、畫質遠高與現有電視),更別提VOD的影片回看、暫停、快轉、新片更新速度快等優點。
我認為它絕對是繼台灣黑白電視升級彩色電視後,影視科技史的一項重大變革。我也希望國人對這樣的收視習慣慢慢被接受,普及率變高,最好是讓那些口袋比黎至英更深(我知道不多了...)的媒體大亨也跳下去,或者也逼那些不長進的有線/無線業者再來一個比網樂通更好的服務!台灣電視的品質(無論是有線無線)不能再讓現有的業者這樣亂搞了!
7/12/2011
7/06/2011
7/05/2011
6/28/2011
Karl So 的 Final Cut Pro X 三分鐘導覽(中文)
Final Cut Pro 專家 Karl So,在 Broadcast Asia 2011 談 Final Cut Pro X! 這應該是第一個 Final Cut Pro X 導覽影片。
6/25/2011
6/22/2011
FCP X 引起業界大地震?

6/17/2011
美國擁有電視的人口下降

美國擁有電視的人口下降 (訊息來源)?為什麼?因為有些人實在找不到擁有電視的理由,這和這幾年冒出的新名詞(族群):cord-cutting(停掉有線電視服務), cord-shaving(減少在有線電視上的支出), and cord-nevers(從來就沒想裝過有線電視)息息相關!美國自從2009年終止類比訊號後,電視擁有的人口就開始下降。值得注意的是,電視內容觀看的人口不降反升,只是他們不選擇在電視上看而已!美國收視群的選擇很多,這些選擇提供的是高畫質的主流合法內容,而不是pps或其他非法下載,他們的選擇包括:Hulu (美國各大電視網合資的網路觀影平台)、Netflex、甚至 itune store等。反觀台灣,我們只能傻傻的透過家中16:9LCD望著透過系統業者多次折損的SD內容,還得忍受畫面變形或浪費可視面積的畫面,更別提我們有線電視所提供的內容…所以如果有選擇…誰還需要電視…誰不願意當 cord-cutter! (照片來自schmilblick)
6/10/2011
Immersive Communications 未來的視訊服務?
電信巨人 Alcatel Lucent 最近展示了他們最新的概念 “Immersive Communications”,號稱可讓身處異地的人與人戶動更真實、更接近。主要有幾個元素:1)較好的使用經驗 (Better user experience) 2)最簡單的硬體(Minimal client hardware requirements) 3)最自然的溝通方式(Natural communication) 4)安全且私密的保護 (Privacy protection)等訴求。這段影片製作的品質雖然不是很高,說服力也差了點,但是其中提到了所謂的 Mix Reality 是讓我很感興趣的,Mix Reality 可以讓使用者可以直接融入一個虛擬的環境和處於異地的人對話,而不是在電腦上看到不同的視訊視窗。由於雲端科技的運用,它龐大的運算能力讓使用者降低所使用硬體的成本,也讓一些影像的運算更真實更快速!只是我在想,這真的是未來視訊發展的方向嗎?還是這些大公司應該往這個方向發展!?
5/25/2011
該是試試 Premiere Pro 的時候了!至少在 FCP X 推出之前...
Adobe Premiere Pro CS5.5 | Native Format Support | The Media Browser from ProVideo Coalition on Vimeo.
我已經忘了我上次打開 Premiere 是什麼時候了!但是最近真的想拿來用用~感覺Premiere是一個真正一直往前走的NLE,先不管其他功能,光看看這個影片所說的 Native support 無帶規格的種類(Panasonic P2 (DV, DVCPRO, DVCPRO50, DVCPRO HD, AVC-Intra), Sony XDCAM, XDCAM HD, XDCAM HD422, XDCAM EX, Canon XF, Sony HDV, JVC ProHD (both MP4 and MOV), Canon Digital SLR, Nikon Digital SLR, AVCHD and the Panasonic-branded equivalent AVCCAM, RED)!這是 FCP users 引頸期盼多久也盼不到的功能啊!5/17/2011
Intel 的 SSD 宣傳影片:When I was an Elephant
這是 Intel 日前為了行銷 SSD 320 系列(固態硬碟)所拍的影片!光從影片拍攝的角度來看,這是個令人驚艷的前衛、超寫實小短片,不論是拍攝技巧、說故事能力都堪稱一流,裡面還有一些富有隱喻且豐富的符號,我給與極高的評價!但是從品牌行銷的角度來看,這可能就不是ㄧ個成功的影片!原因是片中實在太過陰暗、黑色,實在太難讓人與 Intel SSD 所想給人的高速、科技做連結!
5/12/2011
Sony HDCAM SR 錄影帶缺貨=其他格式的興起?
5/05/2011
華納兄弟買下 Flixter+Rottentomatoes

4/30/2011
Panasonic 幫你把液晶電視「放」在你家
Panasonic 最近為他們的 VIERA 電視做了一個有趣但是有點怪怪的 iPhone app (Panasonic VIERA AR Setup Simulator),這個 app 可以幫你在你家牆面上 “掛”上一臺虛擬的 VIERA 電視 。其實這種虛擬物件與真實環境的結合是不錯的想法,但為什麼我說怪呢?實在是要真正讓上面的影片發生,不是件容易的事...你要先在 iPhone 上下載 Panasonic VIERA AR Setup Simulator 這個 app,後再到 Panasonic 網站上印出兩張超浪費墨水的 Horizontal Marker 和 Vertical Marker 作為對比,接下來你要使用剛剛下載的 iPhone app 設定你要放置 VIERA 的地方,經過一些設定和調整,好戲才登場(詳細步驟在此)!這時候比較酷的是你可以選擇不同款式的 VIERA,看看哪一款最符合你家中的擺設。我希望更多產品有類似的 app(想像一下沙發、燈具、傢具等),但設定過程實在需要簡化!
4/18/2011
NAB 2011 PART II - Other stuff

我還有觀察到有些其他值得注意的東西,例如HD行動影音上傳 (如 LiveU 等 ),有的是採租賃方式有的是買斷,有的是個大背包,有的是臥在手中的小機器。我自己對這個領域很感興趣,大概真的台灣新聞台太爛,很期待出現有更多獨立新聞提供者,讓我們看到品質更優的內容!
另外一個觀察是3D電影(3D Stereocopic film)製作與後製雖然仍有廠商推出不同的工具,但是似乎有點退燒,畢竟還是內容多寡和擾人的3D眼鏡害的吧!對了~ iPad/iPhone 連線及遙控功能似乎越來越多,如 Red 等。
NAB 2011 PART I - Final Cut X

4/08/2011
Asus Eee Pad只上一天的短壽廣告
4/05/2011
CalDigit AV Drive 限時特價中!

4/01/2011
Vimeo 的 iPhone app (可拍可剪可上傳!)
Vimeo 的 iPhone app 上架了!原本只以為是個可播 Vimeo 影片的 app,但是打開後讓我大吃一驚!它不但可以播放 Vimeo 影片(這已經讓我很開心了),也是一個錄影+剪接的 app,而且你不僅可以使用 iPhone 錄的影片或相片,也可以馬上錄影並剪接加上字幕、配上配樂,然後傳至 Vimeo。更棒的是,他的剪接功能一點都不遜色於 iMovie (for iPhone) ,雖然使用中當了ㄧ、兩次,但是整體而言,無論是介面、功能,我都給它極高的評價!有點後悔兩個禮拜前花了$4.99買了 iMovie...
3/24/2011
Youtube Editor 新增了畫面穩定(Stabilization)功能
幾個月前提過 Youtube 的線上剪接軟體 Youtube Editor,最近 新增了畫面穩定(Stabilization)功能,效果還不賴,甚至有即時預覽功能,讓你加上特效後立即可感受到不同,上面的影片是我做的一個小實驗,效果還算不差! Youtube 日後還會推出 3D 合成功能(此指3D立體電影而非3D電腦動畫),幫你合併兩個同時拍攝的影片變成真正的 3D影片!!
3/15/2011
Jon Bon Jovi 說 Steve Jobs 殺死了音樂產業

3/07/2011
十個很酷的 Kinect 破解

美國法官近日允許 Sony 取得任何進入 PS3 駭客 George Hotz 網站的 IP 地址,這是 Sony 在法庭上的勝利,也意味這 Sony 為防止侵權所祭出的手段。但是 Microsoft 則對 Xbox+Kinect 有不同的處理態度,最近有很多針對 Kinect 控制器的破解,饒富創意也非常有趣!有人改變既有PC遊戲(快打旋風)與 Kinect 相容、把 Kinect 改成 3D scanner、也有人用 Kinect 操控機器人、還有人把自己當作一個樂器、也有人用來滿足自己的性幻想!這些例子都在這裡。很多不可思議、前衛的創意,幾乎每一個都可近一步商品化!就看 Microsoft 夠不夠“有彈性”,睜一隻眼閉一支眼讓這些創意有再往前發展的可能!有消息指出,Microsoft 將在四月發佈 Kinect 在 PC上的驅動程式,到時 Microsoft 要如何配套出售或直接提供免費下載,值得我們觀察!(圖取自 Wired.com)
3/03/2011
五十個永垂不朽的電影開場

2/23/2011
Youtube 要播 NBA + 百事達要賣2億9千萬

2/22/2011
2/20/2011
Best Buy 買回消費者 3C 產品的 Buy Back Program
這是美國 3C 連鎖 Best Buy 最近推出 - Buy Back Program 的廣告, 這段在 Super Bowl 時強力放送的廣告,找來搖滾巨星 Ozzy Osbourne 和 Justin Bieber。基本上這個方案允許消費者在購買 3C 產品時加購 Buy Back Plan($39-$299不等),六個月後(或至兩年,電視可到四年)他們會購回,並退回相對比例的金額,消費者可 “再” 購買新的產品!雙贏!對吧 !? 這個充分掌握那群永遠要擁有最新產品消費者心態的行銷手法,實在是高招!但以一台 $499 的 iPad Wi-Fi 16GB 來說,他的 Buy Back Plan 是$69.99 ,如使用一年後賣回,可得 $199.60,但扣除之前交的$69.99,真正可使用的金額只剩下 $129.61,這樣真的划算嗎?看看 美國 eBay,一台中古的 iPad Wi-Fi 16GB(iPad 已上市近 10 個月),目前也有約$300-$400 的價值,Best Buy 的 Buy Back Program,碰到會撥算盤的消費者,除了方便之外,恐怕不容易把他們說服,不過 Best buy 為此所做的廣告和介紹到值得一看,這段 Oudated World 更是道盡現代 3C 使用者的悲哀~
2/15/2011
Radiohead 在網路發行新專輯供下載

Radiohead 在網路發行新專輯(KIng of Limbs),和四年前的上張專輯 (In Rainbows) “香油錢” 式的收費機制(下載者自己決定專輯該值多少錢),這次可是要收費的!但是這次多了許多選擇,不但是DRM FREE,也有未壓縮的 WAV 檔及CD 選項,並附贈許多不同 Artworks (藝術品),最完整的組合是$44,最陽春的 mp3 下載是 $9。以下是四中方案:mp3 format ($9), uncompressed WAV format ($14), two vinyl records + CD + mp3 + artwork ($48) or two vinyl records + CD + WAV + artwork ($53)。消息取自: 這裡和這裡。Radiohead 算是音樂界嘗試不同發行方式的前峰,台灣的藝人,醒醒吧!別再只抱怨盜版下載,想點方法讓消費者心甘情願花大錢 “擁有”你的音樂吧!
2/09/2011
Groupon 超級盃廣告
2/01/2011
3D 電影永遠不會成功!
3D 電影永遠不會變成主流!這可不是我說的,這是來自美國著名影評 Roger Ebert 看完 Walter Murch 給他的來信後所下的評論!主要原因是人類的腦筋根本無法(或不適合)看3D電影!除了暗度、畫面抖動、票價貴、看久頭會暈、以及不舒適的眼鏡(這是我加的)外,還有更嚴重的焦距/會聚點 (focus/convergence) 問題。原文在此 [連結]。有興趣也可以看看 Roger Ebert 對 “周董” 青蜂俠的一顆星影評!
1/20/2011
1/18/2011
2011: The Year of the Cord Cutter? 想當剪線族嗎?

最近 Times 雜誌上有一篇文章叫做 『2011: The Year of the Cord Cutter?』Cord cutter (Cord Cutting) 是一個最近在美國很流行的名詞,它主要是指那些受夠了美國高額有線電視月費,而悻然終止有線電視月費的一群人,但這一群人並非所謂的電視關機族,這群人反而是走在科技尖端且愛看電影、電視的收視族群,因為他們會在剪斷有線電視後,想出其他看電影、電視的方法!現在美國消費者其實有許多有線電視外的選擇:Hulu, Netflix, Amazon Video on Demand, RoKu, Apple TV...等等。這些有的是內容供應者、有的是平台供應者、也有的是硬體製造商。
台灣現在也有了些不同的選項!去年年底開始的壹網樂和中華電信推好幾年的MOD,當然這兩者一個是內容供應商另一個是系統供應商,無法直接比較,但是這也凸顯許多系統供應商與內容供應商的矛盾。中華電信的MOD提供用戶客制化頻道的及HD畫質的內容,雖然觀看HD需要較大的頻寬,且網路一定要使用中華電信的ADSL或光纖,但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。壹集團的壹網通則不限定網路系統業者,也有壹電視自製寬螢幕頻道,終於不會讓家裡16:9的易經店將電視做個鱉三!壹網樂裡也有不少電影、影集可選擇,也可站提、回看,十足是個數位互動電視的態勢,但是頻寬需求似乎頗大,且介面系統仍有改進空間。
雖然在台灣無法已合法的方式收看Netflix, Hulu 等內榕,不過你也可選擇 Apple 的 Apple TV,Apple TV 的介面設計佳,影片流暢度高,還可直接連上 Apple 的美國線上影片商城或 youtube,但是本土內容少,且影片亦無中文字幕,是一個問題。總而言之,我受夠了台灣爛頻道及強迫吃到飽的第四台套餐!市場是該需要其他選擇的時候了!現在就戒掉政論節目或邊吃飯邊看超爛新聞台的毒癮!當個剪線族吧!(圖片取自哥倫比亞公司之 The Cable Guy 電影)
1/07/2011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